是一种常见的男科疾病,隐睾分单侧和双侧。该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睾丸缺少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使睾丸下降中止。另外睾丸本身的缺陷也会造成隐睾,如睾丸对促性腺激素反应不敏感,睾丸系膜太短,睾丸引带缺如、太短或固定。精索发育异常也会使睾丸不能正常下降;腹股沟管过窄、皮下环过紧,都可以阻碍睾丸的正常下降。
隐睾可表现为单侧,也可表现为双侧。隐睾通常是单独存在的,但也可伴发尿道异常(占隐睾病人的13%)及其它先天性异常,如男性特纳氏综合征(male Turner氏综合征),Prader-Willi氏综合征(低肌张力--低智能--性发育低下--肥胖综合征)或Reifenstein氏综合征。
目前对隐睾患者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还很少。Cytryn等观察了27名3~17岁隐睾男孩,认为这些男孩“体像”和“性身份”的混乱有所增加。最近有人对10例作了外科手术的双侧隐睾患者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患者在“性别分配”、“早期性别分型”和“性身份形成”等阶段中,并不引起性角色和性身份的严重而持久的损害,但其发生手淫和其它性行为的时间比性器官正常的男性为晚。Roboch等发现,隐睾患者第一次射精的时间比正常人稍晚,其青春期遗精的发生率也较低;其成年期性生活也比正常对照组为少。
医学研究证明,患隐睾症的病人其血液中男性荷尔蒙水平是正常的。因此,从道理上说,隐睾症是不会引发成年期性问题的。但不能否认,由于患儿身体与正常人的不一样,由于腹腔内温度较高,影响了隐睾的正常发育,到了青春期,发育不良的睾丸所产生的雄激素量(睾丸酮)很少,男性第二性征就不明显,性欲要求也很少。
隐睾症对患儿心理状态,尤其性心理发育会有一定影响。如果隐睾男孩由于经常检查性器官而造成精神负担,或者经激素治疗后睾丸仍不下降,则可能导致性心理障碍。一侧或者两侧阴囊内没有睾丸的现象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造成自卑,害羞,自我封闭甚至异常性心理,进而导致成年期的性问题,如阳痿、性心理疾病等。医生一定要把隐睾的性质及其对成年期性功能和性心理的影响告诉患儿的父母,使之有一正确的认识。